圖片摘自http://www.xun.idv.tw/ |
蔣勳,福建長樂人。1947年生於西安,在臺灣成長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、藝術研究所畢業。1972年至法國巴黎大學術研究所就讀,1976年返臺,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,並先後於文化大學、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任教,現任聯合文學社長。
蔣勳的文筆清新流暢,著有小說、散文、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,文字雋永,感性與理性兼具,閱讀其文章,隨著文字情感的起伏變化,令人非把整篇文章或整本書閱讀完畢,方可停歇。
蔣勳被譽為台灣的美學大師,從很早即開始著重美學教育的推廣,其受到中國傳統古典文學經典及早年至法國求學影響,對於美的見解,有其獨特的一面,早期和大家講美時,偏重於從各個角度去欣賞各類藝術之美,早年在大學裡從事美術教育時,他就認為專業的美術教育與美的教育是不同,而受邀去竹科演講後,更發覺台灣人普遍缺乏美的教育,也因此開始對
美的教育推廣更不餘力,與大家講述的「美」愈來愈偏重在從生活之美,也就是從最基本的生活中找尋美的存在,這幾年蔣勳專研佛經,將其經義融入老莊哲學,更強調「當下」所接觸到的美,其論述的美更有高一層的意境,也因此蔣勳一直說他是以「佈道的心傳播對美的感動」。
他自言對於美學的啟蒙來自於其母親,母親對於生活的細節,讓他最為回味的,因此蔣勳言美的初始來自於人,從「觸」開始,五種感官的活動建構了美學的網絡,從生活中細細地、慢慢地品味、感受並接觸,每個環節都有美的存在,。而美到底是什麼呢?蔣勳認為美就是一種無目的存在,有意義的創造,就像是一朵綻放的花朵、是那盤根錯節的老樹幹、是那波濤洶湧的海浪,它在生活裡是無所不在,對於生活中的所有情感不斷地沈澱,才會構成美的感受,因而蔣勳認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美的體驗。
但是在功利社會下,每個人追求速度、急功近利,愈來愈沒有生活品質,人文素養的缺乏,因而愈來愈忽略了「美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。所以蔣勳認為要找回人的本質,找到最初的感受,重新發現生命的價值,才能去發覺美的可能性,且從文化、歷史、記憶中,隨著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感受,讓「美」無時無刻在身上體現。
美到底是什麼呢?每個人的認知都不一樣,所以蔣勳現在致力於美的傳播,不再和大家講述專業、艱深的美學,而是帶領大家從各種生活角度,去發現美的存在,找回人最初的那片赤子之心,讓大家汲汲營營之餘,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、生活的意義。
美到底是什麼呢?每個人的認知都不一樣,所以蔣勳現在致力於美的傳播,不再和大家講述專業、艱深的美學,而是帶領大家從各種生活角度,去發現美的存在,找回人最初的那片赤子之心,讓大家汲汲營營之餘,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、生活的意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